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25章另居别宮(2/2)

王莽自比周公,故而想此法,果然盈廷臣工,仰承王莽鼻息,群称王莽德及四夷,不让周公旦。公旦佐周有功,故称周公。今大司王莽,安定汉室,应称为安汉公,增加邑,太皇太后当即依议。王莽假装固辞不获,方始受命。

等得布置周密,中山王箕可巧到来,乃由王莽召集百僚,奉着太皇太后诏命拥之登基,改名为衎,是为平帝。当时年仅九岁,自然不能亲政,仍是太皇太后临朝,王莽居了首辅。至是始奉葬哀帝于义陵,兼谥为孝哀皇帝。

且代东平王刘云伸冤,使其开明嗣位王爵。王后伍谒,既由哀帝封过号,赐田二百顷,秋二季,由地方致祭。又立中山王刘宇之孙桃乡侯之成都,为中山王,奉中山王刘兴祭祀。

这等恩惠,都由王莽作主施行。于是上上下下,无不这位安汉公,对于王太后小皇帝,直同无人一般。

其他政事,统归安汉公裁决等语。太皇太后总自己内侄,既有能耐,又是忠心,自然乐得安享清福,便又准如所请。

平帝元始元年元月,外遣使贡,称越裳氏,心服天朝威德,特贡白雉。王莽奏报太皇太后,将那白雉荐诸宗庙。从前周成王时代,越裳氏重译来朝,也曾贡白雉。

侯王立,为王莽诸父,成帝遣令就国,哀帝时已召还京师。王莽不免畏忌,又令孔光劾他前愆,仍使就国。

闲话休提,再说当时王莽又讽示公卿,奏称太皇太后秋已,不宜躬亲细故。此后惟有封爵大典,应由安汉公奏闻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再封宜帝耳孙三十六人,皆为列侯,此外王侯等无有孙,或为同产兄弟,均得立之为嗣,承袭祖爵。皇族因罪被废,许复属籍,官吏年老休致,仍给原俸二分之一,得赡终,甚至庶民鳏寡孤独的,也是周恤。

一日,忽有一位小臣,姓名鬯,奏称平帝既已嗣大统,本生母卫姬,未得封号,不免向隅。王莽见了此奏,虽然恶他多事,但又不好驳斥。

那知安汉公并不安汉,反把汉室灭了,改作王姓天下。所以后来诗人有“周公恐惧言日,王莽谦恭下士时。若使当年早死,一生真伪有谁知”之句。

王莽便去奏知太皇太后,说是廷臣公意,他不敢有私,要请太皇太后作主。太皇太后真的认作廷臣公意,因此没有一件事情,不奉批准。

大司徒孔光,一则年纪已,无力办事。二则为人傀儡,似也忧惧。于是上书求乞骸骨。奉诏迁孔光为帝太傅,兼给事中,掌领宿卫。

特荐孔光女婿甄邯为侍中,并兼奉车都尉。朝中百僚凡与王莽不合的,王莽即罗织成罪,使甄邯赉着草案,往示孔光,孔光不敢不如旨举劾。

何武公、孙禄二人,遂坐互相标榜之罪,一齐免官。董宏之董武,本嗣昌侯,坐父谄佞,褫夺侯爵。关内侯张由、太仆史立等,罪坐中山冯太后冤案,一律死。

若是准他,又惧卫氏一来,必踏傅、丁二后覆辙。想了多日,始命少傅甄丰,持册至中山,封卫姬为中山王后。帝舅卫宝、卫玄封关内侯,仍然留守中山,不准来京。

复有扶风功曹申屠刚,上书直言:“嗣皇帝始免襁褓,便使母分离,有伤慈孝,应将中山太后迎都中,另居别,使嗣皇帝得以乐叙天

这样一来,政治大权尽归王莽独揽了。王莽又思权势虽隆,功德未敷,特地派了心腹至益州地方,暗令官吏买通外蛮人,叫他诡称越裳氏,贡白雉。

太皇太后只有这个亲弟,这本章,有些不愿准奏。复经王莽从旁撺掇,说是不应专顾私亲,太皇太后人本老实,只得泪遣令王立回国。王莽遂引用王舜、王邑为心腹,瓯邯、甄丰主弹劾,平晏领机事,刘歆典文章,孙建为爪牙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